一、刀的握法
单手握刀,手一定要靠近护手,刀脊必须与虎口相对。双手握刀:一手握刀柄的前部,虎口靠护手,另一手五指握柄的后部。
值得注意的是,在练习苗刀技法的时候握把法非常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讲刀法也是把法,握把要做到 紧(实) ,防止脱把影响劈砍的准确度,又要变化自如,即紧而不死,活而有力。(如图)
二、苗刀的风格特点
苗刀不同于一-般花刀,它是以双手握刀为主,势法朴实,结构严密,运动起来身催刀往,刀随腰转,逢进必跟,逢跟必进,进退连环,动作彪悍雄健,势如破竹。在攻防上,善于连续进攻,防中有攻,攻中有防,技法变化如明代武艺家程冲斗在《单刀法选》一书中所说:'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故长技每每败于刀。”由此可知苗刀的技法变化多端。动作大劈大砍,左右旋转,急速多变,攻防的连击性强,可谓左右逢源,灵活多变。
三、苗刀的基本刀法、步型和步法
(一)苗刀的基本刀法
根据苗刀刀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运用刀尖、刀刃、刀背、刀把等部位,以刺击、劈砍、撩杀、削击、砍杀等方式进攻对方。在实际应用中要视对手共器的器型、长短、轻重,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刀法应对对手。
苗刀的刀法主要有:劈刀、撩刀(左右撩刀)、削刀(左右削刀)、刺刀(单双手刺刀)、点刀、砍刀、剁刀、横扫刀(拦腰刀)、推刀、挂刀等等。
(四)身法要求
身体的松活轻灵是通过身躯来体现的,身躯是联系上下肢的纽带。拳谚说,“运动在梢,主宰在腰”。要使身躯灵活自如,贵在气下沉,若气沉不下去,必然上浮,充塞于胸,故上体不灵,两脚也不易稳固。因此练习时,要求气下沉,含胸拔背,收腹敛臀,以腰带刀,身催刀往,蜿蜒蛇行。
(五)眼法
眼法是体现精神的重要环节,是攻防格斗中取胜的先决因素。拳谚中有“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磨盘,步赛粘”和“拳法之神,眼为先”的说法。然而在苗刀演练时,却要求观前嘹后,左盼右顾,望远视近,随形随势。在技击对抗时,不论是迎其击而进击,还是乘其隙而侧人,却以眼为先锋,以观其体,察其意,识其机,测其变。
1用力的部位要分清。力点在刀尖刀刃前端、刀刃中部,还是用万售要分清楚,要准确,切忌刃背不分扇大拍。
2.击着点要准确。苗刀出刀要速快劲胞,击者点准确。不要僵劲,不和使击着点过高、过低、不平、不正。
3.旋腕绕圆一定要画立圆。在翻转动作中,刀的画圆方法要正确,,除绞刀进由内向外,其他动动作要保持中正。
4.双手劈刀要直、要有力,刀刃向下。用刀背格挡就要做到刀背朝下,点在刀背前端。
5.单刺刀要平,出刀成直线,刀不要摆动,力点在刀尖,要三尖(鼻尖、刀尖、足尖)对向正前方。
6.双手舞花刀要圆,速度要匀速或由慢变快,切忌忽慢忽快。舞花是要注意发挥腰胯腿足的力量,主要是腰的力量。
7.换把要顺灵、快速、自然。
8.拦腰横扫刀要平。不要摆动不稳。
9.刀中旋腕花、提撩花舞花等,刀刃、刀背要严格分清。旋腕要灵活、快速、自然,旋腕时以右腕或左腕为中轴,拇指食指紧扣,把其余手指握紧,另一只手辅助。
10.缠绕动作中,头要正,刀背要紧贴身体。
11.绞刀、挂刀,据身体要紧,注意拧腰切胯,以增加力量。肩、肘、腕要尽量放松,否则肩膀僵直不灵活,出刀收刀不能快速灵活。
如苗刀中的滑拿一刀,或挂刀中腕内旋、外旋等一些动作 ,腕要放松,不可握死把。又如单手握柄手腕内旋,除拇指食指握紧刀柄外,其他手指均放松握柄,不然就僵滞不活。
苗刀多数以双手握柄,双手握柄一般以右手 为主、左手为辅,特别是舞化更是如此。
(三)步法要求
苗刀的步法是以疾绞连环步为主,运动中进步要求后脚发挥最大的短力,使前脚迈出越远越好,后脚贴地向前滑行。落脚时,脚跟先着地,,既轻灵又稳健,轻而不浮,沉而不重。动步时,两脚要敏捷。逢进必跟,逢跟必进,进退连环,疾速连贯。
10. 挤步
前脚向前迈出-大步,随即后脚跟进一步。当后脚跟进一步落地时,前脚马上起脚又向前迈出一步(逢进必跟,逢跟必进)。
11.拗步
上体与下体相拗,如左脚在前,右臂向前,左脚向前进,右臂即向前挥。(三)步法
1.跳步
一腿蹬地,另一腿向前上摆动落地,随即蹬地腿向前落地。
2.疾绞连环步(拖拉步)
-脚向前跨步,一脚蹬地追随,两脚间保持固定距离。
3.上步
后脚向前上一步。
4.退步(撤步)
前脚向后退一步。
5.跟步
前脚向前上一步或半步,后脚随即跟进。
四、苗刀的技法要求
(一)练习苗刀的基本要求
苗刀在演练和技击时,要做到刀法、步法、身法、眼法有效地统一。 动作整体-致,协调自然,紧密结合,浑然一体。 做到形神兼备,内外合,刀步配合,步到刀到眼先到;身摧刀往,刀随身转。
单双手变换持柄,要长有长,要短有短;悠然而前,忽焉而后;连连发出,环环相套;急若疾风令其难防缓则多变令其难测。具有急速、勇猛、柔韧、灵活潇洒轻松的形象美。
(二) 刀法要求
刀法是苗刀在技击对抗中变换的方法。具体内容以上已有论述。刀法上要求:灵敏准确、扎实稳健。在撩削过程中尽量做到向后扯带即“削杆粘杆”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