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武林志

为什么杨业用刀,他的八个儿子全都用枪?杨家枪法从何而来?

作者:   来源:   评论:0
说起宋朝就必然会提到杨家将,从杨业到七郎八虎,从杨宗保到杨文广,甚至连杨门中的女将也都十分的厉害。他们为大宋朝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杨家的家传枪法也是名扬天下,但是令很多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杨业用的是刀还被封"金刀令公",而他的儿子们却是全部用枪呢?不说是祖传的枪法吗?
其实这事还要从杨业的祖父说起,杨业的祖父名叫杨会,是唐僖宗时名将,手使一口九耳八环刀,所向无敌,名扬天下,人送外号"金刀将",也称"金刀杨会"。从这说起来杨业的刀法那应该才是真的祖传刀法。
为什么杨业用刀,他的八个儿子全都用枪?杨家枪法从何而来?
当时杨会带兵驻守潼关,那时候潼关那可是不得了,那是朝廷的主要的税收关口,日进百斗金,年储万石粮,城内金库多座,粮食堆积如山,所以又被称为"金斗潼关"。当时处于唐代末年,黄巢起义造反,各个藩镇势力趁机而起,互相厮杀,争夺帝位,结果战火频起,到处兵荒马乱,生灵涂炭。刚好又遇蝗旱灾,粮食颗粒不收,死尸蔽野,饿殍遍地。

当时还有两位名将,兄叫夏书棋,弟叫夏书湮。这哥俩儿都使枪,枪法超群,堪称绝艺。因此人送夏书棋的外号叫"神枪手",人送夏书湮的外号叫"花枪手"。夏书棋不满朝廷腐朽黑暗,隐于山林。夏书湮为人仗义,目睹当时百姓的惨状,与几个朋友一起带百余人,乔装打扮,混入了潼关。到了夜晚,砸开库房,抢金夺粮,装满车辆,开出城去。守城的军兵却只是胡乱追杀一阵,便退回城去,关上了城门。
原来,金刀杨会知道夏书湮纠集一些人劫掠城内钱粮是为赈济百姓以后,他也想让百姓有一线生机,所以就没有出兵阻杀。于是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运走一些钱粮,解解百姓燃眉之急!他还下令,不要阻挡百姓抢掠,只做佯追,不许杀死一人。 潼关被抢之后,杨会向朝廷上了奏折。唐僖宗传旨,杨会玩忽职守,罢官为民。杨会一气之下回了家乡,并发下誓言,天下不出明君,决不复出。 后来杨会就生了儿子杨衮,杨衮自幼聪明,特别懂事,但他厌文喜武,脾气倔强暴躁。七岁就跟着父亲学习刀法,刀法学会以后杨衮却是十分的不满足,他想家传的刀法是不错,确实应该学会,但是难道天下就没有更好的更强的武艺了吗?我还是要学习更多的更好的武艺。
为什么杨业用刀,他的八个儿子全都用枪?杨家枪法从何而来?于是后来又拜了人送外号叫"花枪手"的夏书湮(夏书湮很佩服杨会的为人,扮成仆人跟到杨会的府上教杨衮武艺,后来被杨会发现)为师开始学枪,学习的枪法是夏家的祖传那一百二十八式北霸六合枪法,这一学就学了五年,不想在他刚学会百式时候,夏书湮竟因病去逝。夏书湮在临终前交代杨衮去找自己的哥哥"神枪手"夏书棋学那没有学完二十八式枪艺。

夏书湮死后不久,杨衮就到河南去找师伯夏书棋。来到河南却想不到夏书棋外出不在家,只好由高思继代师授艺传授了剩余的二十八式枪法。至此夏家的一百二十八路北霸六合枪法杨衮就学全了。
杨衮这个人的武功天赋很高,他不仅学会了杨家的刀法,夏家的枪法,后来更是还学会了金良祖的锤法,可以说是融合了多家所长。祖传的刀法和夏家的枪法后来都经杨衮传了下来。夏家枪也就演变成了杨家的杨家枪,本质上杨家枪是源自于夏家的一百二十八路北霸六合枪法。

说到这你明白为什么后来杨家将中杨业使刀,他的儿子们却都使枪,还被说成是祖传的枪法了吗?却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锤法没有传下来,因为杨家后人有人使刀,有人使枪却从未见过人使锤的。

相关评论


致敬所有武学传播者(联系微信634686588)

www.wushuguan.com.cn 服务内容:

免费收录推广优秀作品/就近推荐当地明师

仅以本站与喜爱传统功夫的拳友共勉!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留言点评告知。

温馨提示: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辩证是否适合自己,不要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