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练形意要打好基础,但是这个基础是什么,很少有人练得明白。
形意的基础是什么?是力量、速度、协调之类的东西么?
并不是,这些东西归根结底是身体素质,是任何体育运动练习者都必须锻炼的。
形意的基础确实由这些东西组成,但这并不是形意的基础。
形意的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先不讲。
我们都知道,任何运动都有自身基础:篮球的基础大概是控球、传球、投球之类东西;控球、传球、投球之类技术谁都会,但是技术水平的高低,大部分是由身体素质决定的,身体各方面素质越好,这些技术能力也越强。
举个例子,跳高跳远大家都练过,普通人把动作练上个把月,抛开跳得高不高,远不远的成绩问题,你和专业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还是很相似的,差别在哪里?就在身体素质上。
只有把力量、速度、协调等基础素质体现在技术动作上,才能比较出水平的高低。
到这里我们回到形意和心意中来。
形意的基础,关注我专栏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反复提到的几个词。
一个是周身沉坠、一个是扑纵冲撞。
所以形意的基础就是沉坠状态下的扑身冲撞,也就是如虎扑食的运动特点。
扑纵就是为整体启动,借助身体位移的惯性前方冲撞
这一点从形意练习的套路中就可以看出来,后足蹬,前足踩,一步一拳,身体都是整体移动。看着虽然很呆板,但就是形意拳基础所在。
说到这里就涉及到形意拳的打法风格的问题上了,因为形意拳是武术,是搏击技术一种,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为打人服务的。
练出周身沉坠的扑纵冲撞能力,不是闲着无聊没事干学老虎捕猎,而是为了怎么打人。
世上搏击技术有很多种,风格不一样,打人的技术也就有差别,这里不多谈,就说说形意的。
我们知道,拳谱中说形意拳可以无人把守自遮拦,更可以硬打硬进,步到人飞,出手就有,让人一看就觉得端是霸道无比。
但是某些新学形意或是没把形意练明白的朋友,打起形意的套路,心就凉半截。
两手大部分情况下不护头,脑袋直愣愣的摆在那,绝对是被组合拳当速度球打的货色。
两脚站位在一条线的两边,太过于前后了,不被弧线腿法踢死才怪。遇上练泰拳的,怕是一个低扫人就翻了。更何况步子一蹬一踩的呆板无比,再看看人家拳击的脚步,能不能摸到人家心里怕是也是打退堂鼓。
难道当年横行中国大江南北的形意拳真的如此不堪?
其实不用往心里去,觉得形意拳呆板是因为没搞清楚形意拳的奥妙所在。这也是过去教拳过于保守,这种保守不是讲不肯教,民国薛颠之类武术大家已经把形意拳所有内容清清楚楚的写明白了(如五行十二形的种种要求姿势),但是最关键的位置(五字诀等等),轻描淡写的几下就过了,所以导致拳架一模一样,但是效果天差地别,怎么也达不到书上说的要求。
练来练去只能找出练拳没有前辈刻苦,里面还有秘传等理由安慰自己,等着傻练某一天就能打通任督二脉一样有所成就,这是脑袋有问题,自己骗自己。
至于为什么同样的拳架效果不一样,先不谈,先说说形意拳的扑纵冲撞的基础是怎么和形意拳体现形意拳打法风格的。
为什么可以无人把守自遮拦?硬打硬进无遮拦?难道是形意练得一身抗击打和别人硬怼么?
不是这样的,原因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得从对方身上找。你不遮拦自己不代表人家不打你,既然能不用遮拦自身,那就是因为对方没有打你的余力了。
对方丧失还手反击迎击能力,不是因为你能先发先至,拳速太快对方来不及反应而被你ko了,而是你破坏了对方的重心和拳架。对方站不稳,重心丢了,被人控住的情况下,调整自身稳定性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余力打出有威胁性的反击呢?
那么怎么破坏的呢?
最根本是靠着周身沉坠的扑纵冲撞能力。
美式橄榄球运动大家见过吧?橄榄球运动员冲刺起来,要么避开要么只能对着碰,只要对着碰,绝对有个人要出去。
老虎扑食见过吧?一头大水牛再重,也挡不住老虎一扑之下的惯性也会倒地。
形意拳伸手就把身体扑纵冲撞的力量作用到对方身上,一个人最起码也有五六十公斤,讲究点技巧,力从足起,从下往上拔根,怎么也能把体重差距不是太大的人的重心打动吧?形意拳身子挂手上就是这么用的。
但是懂的沉坠的扑纵冲撞之后又有新问题了。
对方不是死物站着不动让你打,对方有脚会移动,会踢你,有手会用组合拳打你。
拳脚组合起来加上移动怎么对付?
限于篇幅不多说,简单提几句。
形意拳打人是靠沉坠的扑纵冲撞,这种惯性力量是在运动中完成的,不是静止的。
而当今大多数人理解形意的打法都是以为靠着最后停止的那一下。
其实错了!形意打人靠的是中间运动的过程。
好比古代枪骑兵,骑着马冲到敌人面前,结果勒马停下后,靠着手臂挥舞骑枪刺杀敌人一样可笑。这是丢了扑纵冲撞的惯性力量,好比老虎扑到猎物前面用爪子干挠,老牛回头顶不死你也能和你周旋几下,挂你几道伤口。
又如枪骑兵骑着马冲向敌人,枪还没戳到敌人,结果自己被高速奔驰的马颠簸得东倒西歪,大枪都拿不住。这是丢了周身稳定和结构的整体性,还没打到人自己重心先丢了。
还有枪骑兵端着三米长的枪准备正面冲击七米的长枪方阵,这是脑子想不开自寻死路。就好比老虎朝着老牛顶角的时候扑过去,不把牛角当事看。
那么要怎么办呢?
很简单,避开对方的攻击同时,借助马力冲撞过去,只要一击击中对方,对方根本没有还手余地。
到这里有朋友明白了么?
形意打人靠的就是扑纵冲撞能力,但是打人不能仅限于橄榄球运动员仅仅用肩膀撞,还要学会用拳脚,并且撞上去自己不能先散架,于是乎才有了整体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扑纵上去的同时不能迎着对方拳脚去,得想办法避开或者控制住对方拳脚,所以有了顾打一体的裹顾控制的要求。
扑上去要扑到人,这就得有时机把握、距离感、节奏感等等东西,这就得去打对抗了。
所以形意拳要进阶,必须得在沉坠冲撞的基础上再去找这些东西。
所以形意拳古今差异在哪里?
我想大概今天的人骑了个木头做的马,练得枪术倒是和以前一模一样,可惜用起来没有以前骑真马的时候厉害了。
这也不怕,毕竟换一匹真的马骑上去练练也能适应,就怕呆头呆脑认为一天练二十五小时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了。
就像我前面说的,专业运动员跳高跳远的架势瞅着和我一样,他们这么跳,我也这么跳,这么就没他们跳的远呢?
这道理换形意也一样,前辈传的套路和我打起来也一样,怎么就两种效果了?
先把扑纵能力练出来,再去找其他东西。
如虎扑羊,先有扑纵冲撞的能力,再去想这只羊会不会避开,会不会迎着顶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