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拳者,属木,是一气之伸缩,两手往来之理也。式如连珠箭,在腹内则属肝,在拳中则为崩,所谓即崩拳似箭,属木者是也。其拳顺则肝气舒,其拳谬则肝气伤。肝气伤则脾胃不和矣。其气不舒,则横拳亦必失和矣。此拳善能平气舒肝,长精神,强筋骨,壮脑力,故学者,当细研究也。
以上为崩拳论,两手对拉发力,步法直打硬进,如巨木连续冲撞城门,气机前后鼓荡收缩,形成蓄力如张弓,发力似射箭,所以此拳属木。因出拳时要形成对拉,向前和向后的力完全一致,如火炮击发时向后的挫动,或者像弹弓拉扯将弹丸弹射而出时的对拉状态,也就是说由带脉和后脚推力发出弹性力,故称崩拳。此拳主肝,练得好则肝气顺畅,肝气充沛可以气血旺盛,筋骨强壮,头脑清醒。练的出问题则让肝气损耗,脾胃不和。因为崩有弹射的意思,所以初学者经常注重向前的弹抖而忽略了对拉撕裂劲,就是只知道发而不知道养,这样肝气就会损耗。从技击上也容易出尖,违反了枪扎出去也要相合的形意拳基本理念。
崩拳的练法
崩拳是左右轮换向前的打法,出拳既要求速度也要求均整的力量。出拳要与步法合拍,在练习单式时,完全以左脚在前,右脚后蹬的方式直行前进。身法要求中正,不能有起伏晃动。
右崩拳:以左三体式为预备式,两手慢慢握紧成拳,左拳拳眼向上肘部微屈,拳腕微微向上填满,使食指关节有前突之意。右手握拳后微翻收于右腰腹部,束气下沉,目视左拳。
沉气相合后,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随即向前跟步,重心仍在右腿。在进步的同时,右拳向左拳方向直线向前打出,拳眼向上,拳面微微前倾,手腕处微微向上填平,肘部下沉微屈。同时收左拳于左腰腹处。此时左脚在前成坳步崩拳,眼看右拳。
要点:冲拳后要注意沉肩坠肘,头颈领起,呼吸自然。进步时不能高抬脚,后脚跟步时不要跺脚。身体保持平稳,不能起伏。右拳崩出时,左拳向后发出对拉力,向前向后两力相等,形成撕裂劲,这就是容易被忽略又是最要紧的二争力。
左崩拳:左脚继续向前进步,右脚继续向前跟步,同时左拳向右拳方向向前打出,拳眼向上。同时对拉将右拳收回至右腰腹部。此时左脚左拳在前,形成左顺步崩拳,重心仍在后腿保持不变,目视左拳。
要点:要求与右崩拳相同,左臂不要伸直,拳不可出尖,肘下垂微护左肋。动步还是定式,都要完整协调,平心静气。要注意的是,日常练习都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崩拳转身:根据以上要求,可以进行左右拳轮换练习,一般看场地条件决定是否转身打回。崩拳转身时,先将打出的拳收回至腰腹处,束身静气,左脚尖向里回扣,身体随回扣向右后方转体,然后右脚抬起与膝同高,屈膝上提,脚尖向右上斜勾,意集脚跟有向前踹踏之意。同时双拳沿两肋从中线向前挂钻,左拳略前,右拳略后,右拳在上,置于左拳手腕处,双拳如握长枪,目视前方,与人中同高。(这里有单钻拳和双钻拳的不同练法,单钻拳比较常见,但我认为双钻拳更有助初学者形成合劲,因此采取双钻教学)
上动微合,右脚向前横脚踩落,左脚微跟,脚跟离地,左膝抵住右膝窝交叉下蹲成歇步,同时双拳变掌,前后对拉分开,左手横掌前撑,掌心向前下方,右手按于右腰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身体微微向前倾。上动微合,右掌先握拳于腰间,右脚猛蹬地,左脚借反作用力向前进一大步,右脚跟步,同时右拳向左手方向沿中线打出,同时左手变拳对拉收回至左腰腹处。定式形成右崩拳。
要点:转身回扣脚尖时,可尽力回扣多一些,身上不要摇摆,头不能向下看。出拳抬脚是同时进行,脚不要有弹踢动作,那样就出尖了,抬脚落地都是一个整体运动。两拳分开时有对拉和下劈的意念。交叉步要稳,起身进步时崩拳要稳狠。
崩拳的收式:转身狸猫倒上树后,左右交替连续练习。当练习到起势位置附近时,再做一次崩拳转身(狸猫倒上树)。然后打出有崩拳,然后收左脚靠拢后脚跟,同时收前手于胸前,双手同时虚握拳,向身体两侧缓缓下压,气往下沉,两肩放松,身体缓缓向上站直,双拳自然放松,目光平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