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八卦

托掌~四两千斤之术

作者:   来源:   评论:0
郭浩然

我们这一派的龙形八卦掌中,托掌也可以称为母掌,主要有两个理由:

第一是托掌最为轻灵,掌心向上伸托于身前,在八大变身掌中为龙熊变身的起手式。可能有人不解,熊性最为沉稳厚重,怎么有最为轻灵的手法做起手式?其实这正是阴阳调和相辅相成之理,因为是龙熊变身,使本来稍显“蠢笨”的黑熊,加入了龙的灵巧机变,极轻灵才能极厚重!这也是我将所谓原传“八大形”改为龙形八大变身掌的原因,八卦掌本来就不是象形拳,要说像什么,正如黄柏年先生说的,其夭矫变化只有龙形可以概括。八大变身掌都是在龙形变化的基础上,掇取蛇熊虎凤马猿雕等动物的优点,综合变化成为八路六十四掌式,这与其他象形拳法有根本的不同。
托掌~四两千斤之术

黄柏年先生

经常观察黑熊姿态的人都会发现,黑熊日常活动直立时,经常把一支熊掌松垂于胸前,而且出掌扑击时却极为迅捷凌厉。

把它作为起手式非常恰当,也因此我称之为“四两千斤之术”。

第二,托掌最为变化多端,所以可称为母掌。它可以迅速变化为其他掌式。如向前伸掌就是穿掌,手腕一翻便是搨掌,横向一转为片掌,翻手横击为削掌,向前翻击为翻掌,翻手下带为采掌,转腕向下则为劈掌。由此可见,此式可随意变化其他掌式,故可称之为母掌,又名为接手掌。在实战中,多以此式与对方周旋,对方发招击来我则可随机变化。

现今八卦掌门人对敌时多用推磨掌式对敌,其实早期并非如此。李子鸣先生在世时我听他说过,早期的前辈只是用推磨掌式转掌练功,因为双手合抱,劲贯掌指最容易出功夫。曾省三先生的“三十六歌”中说,“掌使一面不为功,至少应须两面通。一横一直三角手,使人如在我怀中”,以此式转掌,劲力合抱,颈挺气含,身如圆转的金刚球,既轻灵迅捷而又蕴气抱劲,周身如弹簧,攻守兼备,长功最快。

托掌~四两千斤之术
李子鸣先生

据李先生说,早年梁振普等二代弟子与人较技时并不会摆出推磨掌式,而是多以此托掌一手前伸,视对方出手而随机应变,以步法,身法,掌法功力取胜。

有鉴于此,我教学生时无不教其专练此式的变化,一掌变八掌,要练得精熟无必,才能随时变化出招。

虽说如此,也并非一定之规。因为每个人所下功夫不同,出手习惯不同,并没有对错之分。俗语所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例如马贵先生和黄柏年先生起手式便为双撑掌。

托掌作为接手式以轻灵敏捷变化多端为主,在防守时,依靠身法步法的变化,可托接对方攻来之手足,并随时变为其他掌式攻击。

而在出手之时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直接出手托击,也称为挑击,因此八卦掌门人有的称为托挑不分,招法为由下向上托(挑)击对方的下颌部或腋窝部。这个招法多用于双方近身纠缠之时,我矮身下式,突然发托掌,掌心向上,掌根朝外托击对方下颌(也可掌心朝上,以虎口部位挑击)。对方只能向后闪躲退避,我则可趁机解脱对方纠缠。这与拳击中的上勾拳作用相似,突然出击,令人防不胜防。

俗话说,千招会不如一招熟,招式虽佳也要痛下苦功才能有所成就。据说八卦掌二代弟子刘凤春先生最擅施挑(托)掌,刘先生入董海川祖师门下时间最晚,基本上是由程廷华先生代师传授。但他所下功夫极深,据他本人自述刚入门时被程廷华先生按着头转掌,一个单换掌就转了三年,后来因为极度痴迷于八卦掌,丢失了原来做翠花的营生而沦为乞丐。乞讨到北京颐和园为修缮园子的队伍看管木料,不要工钱只管吃住,每天就是苦练八卦掌,数年后回到北京程廷华处,程先生又加以点拨指教,功夫遂达大成。故其虽然所会掌式不多,却功夫极为精深纯粹,后纵横江湖为八卦掌门赢得很大声誉,人称“翠花刘”而不名。


龙形八卦掌的基本八掌虽然都简单易学,不过要能学以致用,还须我辈学人千锤百炼用心用功方可有所成就。

我详细介绍龙形八卦掌的基本八掌的练法,要领以及内涵,是因为无论八卦掌千变万化,看起来多么令人眼花缭乱,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招式掌法都是由基本掌法组成。董海川祖师初传为“转掌”,只有单,双,顺三式,且并无“八卦”之名,但历一百五十多年来,又经数代弟子精心钻研发展,如今八卦掌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家族,广泛传播于海内外,且仍然保留了其独特的风格,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一项技艺的发展越丰富,却越是容易使人忽略她的基本功和基本组成技法,这也正是我写这些文章的初衷,所谓根深才能支撑得起叶茂,只有充分理解掌握这些基本技法并练得功夫上身,才算真正的八卦掌传人。

相关评论


致敬所有武学传播者(联系微信634686588)

www.wushuguan.com.cn 服务内容:

免费收录推广优秀作品/就近推荐当地明师

仅以本站与喜爱传统功夫的拳友共勉!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留言点评告知。

温馨提示: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辩证是否适合自己,不要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