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长春东三马路八极拳武馆(以下简称武馆),近代史上是远近闻名。特别是在国内八极拳界享有盛名。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网下”谈论武馆的“文章”和言论有很多,甚至还有“权威”人士的文章,似真实却谬之千里。有的作者根本就没赶上武馆存在之时,还有的在武馆开办时年幼无知,写文章时只靠听说,还不做必要的调查研究,凭“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就大发言论,甚至“权威定调”,混淆了事实黑白,使欲知者无从得悉真实。
今年春节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几篇关于武馆的文章,看后甚感不解,莫名是什么动机、什么经历促使他们写出与历史不符的文章和评论,是仇?是恨?不是!是名?是利?还是不知为知之?然也。
好久了,许多八极同仁劝我将武馆相关事实说说清楚,将真实历史告诉八极界同仁。我本不愿参加这些令人烦恼的是非争论,然为不失众望,也为尽八极子孙责任,特将我所知的武馆真实兴衰始末公布于众,尽我应尽之责!
想了解武馆必须先了解武馆创始人周馨武先生的一段历史。
周馨武 名振禄 汉族 河北保定府定兴县烟台村人 生于1876年 自幼学武习文,练得一身戳脚翻子功夫和十三太保硬功。成人后在本乡教私塾,1908(三十二岁)立擂出风,武林赠号“铁胳膊周馨武”,在乡间路见不平打死恶霸,逃避官府,远离家乡,周旋于京津一带,最后落脚奉天(沈阳)。奉天当时是戳脚翻子高手云集的地方,自然对周的到来多有关照。周被当时官僚白某、彭某两家聘为武术教师,厚俸美差生活颇为自在。一日,经友人介绍与来奉天公干的一年轻军官相见,此人正是神枪李书文之子李萼堂,两人谈心论武,又在友人撮合下二人比试大杆子(大枪),周师不敌,心中不解,当得知是神枪李所传,才打心底真正的“折服认输”,决心带艺投师。1924年在沈阳大西关拜李书文为师,习练八极拳及大枪术。1933年李书文年过古稀,周遵师嘱到新京(长春)与师弟霍殿阁继续深研八极拳功夫。到长春后住在同乡好友张墨林家中,几经周折却不得与霍师弟相见,只好边谋生边寻找机会争取见到师弟。周师在铁岭屯开小铺之时,一些跑腿子的人每每到小铺买包花生米喝上二两酒,其中有一伙好武青年觉得小铺掌柜气度不凡,一日清晨偶遇周师练武,只见他举手投足、刚劲有力;哼哈有声、落地生根;气不涌出、面不更色,好武青年陈金财、尹庆和带头叫好。周师收功回屋时,众青年尾随跟进,交谈中得知老者姓周,所练为八极拳。在众人哀求下,周师收下了长春第一批徒弟,教授他们练八极拳功夫。他们是李守贵、陈金财、尹庆和、于相玉、张华凤、王永山等人。在徒辈的努力下,从室外转到二马路的室内。1934年又经弟子陈玉清、陈玉洁之父(陈家粥铺掌柜,外号陈大包)出资国币二十元兑下了东三马路道南的铁匠铺,正式成立了八极拳武馆,这也是继续寻找师弟的上策。果不其然,武馆成立不多日,霍庆云先生知晓外面有八极拳馆,便向叔父霍殿阁汇报。霍殿阁吩咐霍庆云:“你去看看,如是我们人,回头一起去,否则直接打跑完事!”霍庆云遵命来到东三马路八极拳武馆,周以礼相待,说明来路后,霍即鞠躬敬礼,口称师大爷。回禀叔父后,霍殿阁与其一同乘马车到武馆与师兄见面,至此两人相交甚密。论霍殿阁的地位、八极功夫都高于周馨武,但却对周十分尊敬,不叫师兄不说话。从此,霍每周来武馆一次,切磋技艺、促膝谈心。1942年秋,霍师因病去世,周师定居长春,继续掌管经营武馆二十五年,于1959年二月无疾而终,享年八十三岁。
顺便谈谈武馆继承的事。
周师祖逝后武馆理应由在长春的大徒弟陈金财接任,奈当时霍庆云先生家庭十分困难,于是赵炳南先生牵头组织部分研究会成员与陈金财先生商量,最后陈金财同意将武馆让给师兄霍庆云,陈将武馆中自己的器械带回东站,成立了“求实武术馆”。会议还决定将在世的周先师夫人,由徒孙陶振东养老送终。
霍师接馆后,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人们饥不果腹,习武人数量大减。1966年开始的一场浩劫,武馆常常被征用批斗地、富、反、坏、右,霍师只好回避家中,武馆由其子霍文柏接管。不久房子被烈士家属占用,至此武馆休业。武馆悬挂的“长春市武术研究会”木牌由赵炳南之子赵增元扛回家中。
武馆前后经营了三十余年,培养过八极英才数以万计,人才遍及东北大地,一所英才的摇篮,为东北以至全国的传统武术、尤其是八极拳的发展传播功不可没。值得我们后人怀念。
再谈谈南、北场子。
南场子是指周师祖东三马路八极拳武馆;北场子是指东安屯小铁道附近,李霄和的宅院的西厢房。李霄和乃霍师祖的弟子李维洲、李维喜之父,与霍殿阁朋交,霍师就住在他家东厢房。
1937年六月二十八日,在大同花园发生了护军与日本关东军械斗的“护军事件”,当天参与事件的护军(包括霍祖师徒弟)被抓,在溥仪斡旋下放回,并答应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三点意见”。护军放回当天,连饭也没吃,被驱逐出“满洲国境”。从此霍氏叔侄屡遭迫害,为摆脱郁闷心情,于1939年在李氏兄弟的努力下,用李霄和家的西厢房办起了“把式房”,没有起名也没挂牌,后来界内人都称“北场子”。当时只有李维洲、李维喜及霍庆云徒弟马德山等人。一日,霍师祖到八极拳武馆,茶余饭后,见周师祖之徒李树南身法出众,便对周说:“师兄让树南到北场子,我拉吧拉吧他。您擎等着露脸吧!”,于是李树南得到了霍师祖的亲手指点,功夫大进,每次练罢,回三马路住宿。不久,陈金财、尹庆和、高理和也经周师祖推荐到北场子深造,中途高理和因故重回南场子。后来周师祖又推荐宋贵云(宋碧山)等到北场子。可惜,霍师祖于1942年秋因病去世,北场子成立不到三年就停办了。余不多叙。
八极拳门人:孙生亭
甲午年初春